第三章 松溪后人(1 / 3)

五更天

王演两眼迷蒙起身,忽然鼻间闻到几分饭香。

他难以置信的揉了揉眼睛。

李常笑转身同王演打招呼:“王小友,醒了?”

“东来大师早,”王演下意识打招呼,很快回过神,刚准备说些什么。

“早膳快好了,你稍后将功小友喊醒。”

似乎是李常笑太过于自来熟,一时间王演都忘记了措辞,怔怔应了一句。

“今儿起得早,看到小友放在堂前的松溪集。小友是学松溪的?”

王演愣了片刻,却还是点点头:“说来也不怕大师笑话,松溪子是吾族先祖。然家道中落,有愧无颜。”

李常笑对这话不太赞同:“家世非人力所能左右,你兄弟颠沛流离,未断血脉已是万幸,何来‘有愧’一说。”

王演的一番话坐实了李常笑的猜测。

这是秦朝时松溪先生王琰的后人。

细说起来,与李常笑还算有过一段因果。

他这番话也没有刻意吹捧的意思,而是肺腑之言。

秦世距今七百余年,这漫长的岁月里不知道埋葬了多少古今望族,哪怕先贤古帝的香火,到如今断了也有不少。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在李常笑看来,这只能算是小孝,毕竟一切本质上是延续血脉。

倘若只是有后,但子嗣断绝,这仍旧算不得孝。

像松溪子王琰的子孙后代,从秦之后,经历汉、新、吴,哪怕在最混乱的三国时期都没断香火,其间无数个“小孝”积累起来,足以称作大孝。

至于子嗣是否出人头地,这反而不重要,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死了可真的一切皆休了。

王演听到李常笑的一番分说,莫名产生一种“好有道理”的感慨。

虽然与父祖传授的儒术略有出入,王演也无法从中找到破绽,只因繁衍生息与吃饭喝水一样,都是一辈子跑不了的。

……

早膳还是棒子面,用清汤煮的。

王家兄弟安安静静低头吃着,反倒显得李常笑像这儿的主人。

早膳过后,李常笑起身告辞。

王演吃了他两顿,不免要出门相送几步。

“大师此番启程,将去往何处?”

李常笑随意的指了一下王家兄弟隔壁:“贫僧赶路许久,正好打算歇息片刻。”

说着他从怀里拿出一本书册,抛给王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