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千里烟缘一线牵(1 / 3)

何雨柱跟在阎埠贵的身后,往教导处走,一路上,很多学生遇到了阎埠贵,都会主动的敬少先队礼,那个时候的学生没有统一的校服,学生的穿着打扮五花八门。

有新有旧,多数穿打了补丁的衣服。

但是夏天学校要求一定要穿有领有袖的衣服,算正装吧不能穿背心上学。

主要还是那个年代的家中基本上都不富裕,孩子又多,衣服都是大的穿小了再给下面的弟妹穿,袖子短了接袖,裤子短了接腿。

不过过年时还是有新衣服穿的。那时的老话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衣服有的穿就行,孩子们基本上都不讲究。四合院的大妈,大婶儿手里总是有干不完的活。中指上总是戴个顶针。不是在纳鞋底儿,就是补衣服,补袜子。

大人们还都有件压箱底的衣服,俗称料子服。出门走亲戚时才穿。式样不会过时。

穿在脚上的鞋也大部分是自己家里做的布底鞋。刚穿上的新鞋到学校同学们过来都要轻轻地踩三下,口中还念念有词:“穿新鞋,踩三下,不踩不尽穿,也是玩笑而已。

不过,穿布底鞋最怕下雨了,四合院的胡同里那时还都是土路一走一沾鞋。而且鞋底还吸水,每人就有一双鞋,哪里有雨鞋穿哪。

脚下的湿鞋还得自己穿着再塌干。

鞋穿时间长了,鞋底儿磨穿了垫块纸板还得接着穿,因为何雨柱和何雨水家中没有大人,只能自己乱弄。

何雨柱一双球鞋露了脚趾头,他就直接补上一块皮子,破了再补。

一只球鞋上面好几块补丁。后来何雨柱自己都会补鞋,补衣服。衣服,裤子,因为如果鞋破了不补有人笑话。说何雨柱和何雨水是爸**孩子。

补上就没人笑话了,其实何雨柱和何雨水的童年还是挺惨的。

那個时候的书包...也是各式各样,但基本都是家里自己做的,女孩子是花布的,男孩子的是深色布做的,就像现在的环保袋俗称兜子的那种。

只不过两个带长一些可以背在肩上。就是现在贫困地区的学生仍在用的那种。学生中只有很少数双职工的孩子才买得起漂亮的帆布书包。

何雨柱和何雨水的书包是一大妈给做的,要说一大爷家照顾了何雨柱和何雨水,那一定是照顾了,特别是一大妈,这是要肯定的,只是一大爷这个人太下头了,非要暗中害何雨柱。

那个时候的学习用具更是不能再简单了,铅笔盒是长方形薄铁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