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登基以来,朝廷这些年各地大灾小灾就没停过,什么干旱洪涝,朝廷内外,众说纷纭。”
“这朝野上下啊,说什么朕品行不端,德不配位,什么奸臣当道,国有佞臣,以至于惹苍天发怒。”
“朕做的再多再好,他们也全都熟视无睹,仿佛不顺着他们的心意,这大明就要亡了一样。”
说着,朱由校嗤笑一声,放下木鸢:“这民间的流言,穿凿附会,不足为奇,朕也不在乎这些宵小之言。”
“纵观这些年,甘陕大旱,山东大旱,河南大旱,江南洪涝,湖广洪涝,河南洪涝...各地灾患朝廷都过来了!”
“如今外夷扫除,边患平定,朝廷专心内政,还能治理不好这区区灾患了?”
朱由校说的是意气风发云淡风轻,他如今有这个资格说这样的话,他是一手开拓了盛世的君主,权势之盛比肩开国帝王,如今,就连日月星辰都要在这位大明天子的意志下运转,他会怕了区区旱涝之灾?
张好古捧着玉笏躬身一礼:“既然学士们预测,这天下气候出了问题,未来旱灾涝灾还会频繁出现,朝廷就要想办法,把这天灾的影响降至最低。”
“这旱涝之灾,对百姓影响甚大,虽说朝廷可以不在乎,但民间流言多了,也容易伤人。臣以为,朝廷做打算,不能仅仅是做近几年之功,也要考虑到二十年,三十年之后,把目光放的长远些,彻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来才是。”
朱由校笑道:“师父此话不错。”
“不管这旱灾涝灾是持续三五年,还是十几年,朝廷必须考虑周全了,不能说仅仅是做个临时准备。”
“天启这一朝治理灾害轻轻松松,但后世呢,总要考虑到后人。”
“朕的意思,就是要做出一个可以防治灾害的长久预案,一个能持续百年的预案。”
百年预案!
朱由校的野心很大,他不满足于当前的现状,他要把大明朝建设成真正的上国,让四夷宾服万国来朝的盛世大明。
因此,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大明朝,什么都要做最好的。
“诸位爱卿都是内阁宰辅,辅佐朕处理朝政,朝廷接下来要做的事很多,总要定下个章程才是,诸位爱卿有何想法啊?”朱由校不紧不慢的说着。
几人齐齐看向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