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军大举攻袭润州之初,京中闻听此讯,朝野上下即人心惶惶。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之后又闻倭军率七万兵力攻打江都防线,四下更如热锅上的蚂蚁,大多官员一面心急如焚,一面又认定江都水师定然不敌,只有三万水师,拿什么抵挡七万倭军?
合着那位抗倭大元帅,手握八万、以及之后朝廷再次增派的三万兵马,拢共十一万兵士,她却只操练了三万可以出海的兵卒出来,简直形同儿戏!
早朝之上,诸多官员对常岁宁的对敌布防能力提出了质疑。
在他们大多数人看来,如此敌我悬殊的海上对敌之法,倭军攻上岸来,恐怕是迟早之事!
倘若海上失守,陆地之上,何人主持大局?
抗倭大元帅?且不论她是否能活着从海上回来,纵然能,一个连海上防御都没能守得住的“大元帅”,还敢将陆地防守全部交予她一人之手吗?
于是有官员提议,需趁早在江都及沿海各州着手准备陆地防御,言辞间并将此称之为“亡羊补牢”。
此时提议易帅,显然是不妥的,所以,便有了使监军太监前往之举。
大盛历来有宦官监军之例,监军太监持天子令,以督地方军事,所到之处,光焰殷殷。
更何况,此来之人乃是喻增,其为宦官之首,分量不言而喻。
选择让喻增前来,是各方官员权衡之下的提议,一则,喻增分量在此,有望弹压得住江都局面。
再者,与寻常宦官不同,他有多年随军的经验,曾为先太子殿下亲信,文武双全,有治军之能。
至于那劳什子“四爹”的身份,大多人只当作个笑话来听罢了,喻增此人,心性冷清孤僻,这些年来与常阔等人往来也并不密切,他忠于的只是先太子,而非先太子部下。
且皇命在身,若他敢怠慢徇私,那这司宫台常侍之位,便也算做到头了。
退一万步说,与势力盘根错节的前朝官员不同,宦官一旦离了京师,实权便被腾空了大半,不必担心他会脱离天子掌控。
以上这些,天子自然也都想到了,但除此外,圣册帝另还有一重不为人知的考量。
此行喻增持节赶赴江都,身边还有若干六七品上下的官员随行,他们大多出自兵部,但背后代表的官员势力却并不相同。
喻增抵达江都刺史府时,刺史府上,以王长史为首的一众官员皆出面相迎,姚冉与王岳也在其中,只骆观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