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国子监人满为患,不是国子监的学生进不去,可是翰林院的人跑去了一半。
听说还是抓阄,剩下的一半第二天再去。那些文官们能做主的全去了,不能做主的想办法找关系请假。
老侯爷把他的孙子都带去了,守门的不让进,老侯爷对两位舅兄说那就回家,说他家书房不大教这几个孙子还是能坐下的。M.
一位祭酒过来急忙让他们进去,训斥了守门的人。
老侯爷倒不是让孙子去学学问,是让他们去感受一下,你们的舅爷有什么样的名望,别一脸瞧不起文人的嘴脸。
归世子听了嘴角直抽抽,平时是谁最瞧不起的,嚷嚷着那些文人在战场上是个**。
外面不知道谁说的崔桑两家太爷在京里停留是等着杨太医成亲,那些人就希望杨太医成亲能够晚一点,能够让两位太爷爷在京城多留一段时间,他们好多学点东西。
老侯爷从来没有的兴奋和激动,归闲静再三嘱咐父亲,又派李四媳妇去找杨元,一定要每天给父亲和两位舅父把脉,他知道两位舅父去国子监,一个讲上午一个讲下午,这么大年龄了,能不能撑下来?
杨元不用归闲静交代,已经给岳父和两位舅父把脉,学问他不懂,这方面可是他的专长。
婚礼是一个月后举行,这次婚礼算是轰动,比公主出嫁都要排场大。
杨太医的聘礼让人结舌,喜盒十六台,内盛首饰、布正、糖菜、干菜及酒肉、生鸡鹅类,大雁是杨元亲自准备的,还有一台是玉石,没原石,让好些赌玉的人为这个原石下赌了。
归闲静的嫁妆更让人惊叹,比人家初嫁女还要丰厚。
这是因为亲朋好友添妆不是一盒都是两台,还说好事成双,两台也是塞的满满的。
看着一院子的嫁妆,归闲静都惊呆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崔家给她的添妆是十箱书籍,桑家是八箱,还有其他。
老侯爷知道两位太爷是把给他们妹子的陪嫁补贴到自己闺女身上,他泪眼朦胧,胡子都哆嗦,拉着两位舅兄的手叫哥哥。
很多上了年纪的人还记得归闲静第一次出嫁老侯爷哭的模样。
老郡王妃一早过来帮忙,亲眼见到了老侯爷嫁女儿的哭模样,在两位新人给老侯爷磕头时,老侯爷抽搭着对新郎说,要是欺负他闺女,他会打女婿的。
新郎一本正经地说永远没有这个机会。
老郡王妃过后给廖太妃说,哭嫁原来是当爹的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