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诸侯讨董1(2 / 3)

而且雒阳地处平原,四面无险可守,一旦白波军和关东联军联合,他董卓两面受敌,不就完了吗?

长安则不同,不仅离西凉更近,地形他更熟悉,而且从洛阳西到长安路上关隘重重,易守难攻。

到时候他董卓凭借着手里的兵,窝在关中的“乌龟壳”里,岂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到时候可就不是他来讨好这些士人,而是这些士人来讨好他了。

董卓想到袁绍,再想到袁隗,眼中满是恨意。

他董卓一开始,明明是真的想当个好人的呀。

是你们逼我的!

刘安也受到了关东联军的邀请,来自鲍信。

鲍信是大将军旧部,而刘安当时在袁氏和刘宏两边游走,因此和鲍信的交集并不多,或者可以说根本没有交流。

那为什么鲍信会邀请刘安?

是因为鲍信是一个很难得的大汉忠臣。

因此面对胆敢废帝、杀太后、杀废帝的董卓,鲍信积极响应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

但是地方无诏兴兵讨伐中央,属于造反,所以很多人都在犹豫,不知道怎么站队。

比如冀州牧韩馥,他本是袁氏门生,却被董卓提拔起来节制渤海太守袁绍。

关东联军刚刚兴兵讨伐董卓的时候,韩馥就在犹豫,于是召集下属开会。

“桥太守(桥瑁)邀吾一同讨董,诸君认为,吾是该帮董氏,还是帮袁氏呢?”

这时候韩馥手下一个叫刘惠的人一句话就帮韩馥打开了格局。

“起兵是为了国家,为了大汉!谈什么董氏和袁氏?!谁对国家有利就帮谁!”

韩馥愣住了,真是一句大义凛然的……废话。

而且和他刚才的话一对比,马上就高下立见。

韩馥无言以对,所以他沉默了,眼神不善的看向刘惠。

刘惠热血褪去,在沉默中意识到自己可能说错话了,担心韩馥因此而怪罪自己,

而且见韩馥兴义兵的意愿不强,就又向韩馥献计说:

“兵者凶事,不可为首。

吾等现在应该看其他州的动向,有发动者,然后再响应。

冀州对于他州来说是强州,所以就算他人有功也不可能有在冀州之上的。”

这句话正中韩馥痛处,他就是不想担风险,还想赚功劳和名声。

于是韩馥写信给袁绍,道尽董卓的罪恶,然后表示:

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