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骑将两个奴兵用麻绳牵在马鞍后,带着两头骆驼,很快就回到了其中一座车阵之前。
来到这里,两个奴兵看到了厢车底下那两片东西,禁不住惊呼了一声,这不是雪橇吗?
一个游骑哂笑道:“这叫做沙橇。跟石脂水一样,你们大漠部落的不少人天天都见得到这些东西,却根本没有想过怎么运用起来。”
另一个游骑警觉性较高,他对同伴示意了一下不要多说,后者这才闭上了嘴。
也就是在这种近距离之下,才看得出来这个车阵的一些细微之处。
相邻的厢车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在车底通过儿臂粗细的铁链连在一起,就连厢车前后的较小的板子也已经被放了下来,形成了厢车之间的一条通道。
这些板子比桌面要厚实多了,同样包了铁皮,并且在上面有两道不浅的卡槽,可以用于放置大盾,将厢车之间的空隙补上。
至于厢车,车底距离沙面不高,恐怕连那些擅长地趟刀法的武者也不容易从下面钻过去。
游骑将俘虏和骆驼带到了之后,车阵当中自然有镇北军士卒出来交接。
车阵当中有两架厢车之间的铁链被解开来,厢车缓缓的向外推开,这才形成了一条可以容纳骆驼通行的临时通道。
两个奴兵进了车阵之后,被分别换上一对明显带有血污的脚镣,只能小步走,跟着一个镇北军的伍长身后,向着阵中走去。
两头骆驼则被人牵到另一边去了。
既然只能小步走,两个奴兵禁不住好奇的四下看了两眼。
那些厢车四个面的木板其实只有最外面那一面是立着的,前后面都已经放平,靠内的一面放在沙地上,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坡面,上面还钉有一些木条,方便上下。
厢车顶上的那一面,其实是由四根粗壮的柱子顶起来的。四根柱子倒不是全在四个角,而是靠近内、外两边。
如无意外,这样的结构更利于厢车迎接迅猛的撞击。
一架厢车,便相当于是一段城墙。
厢车的板上,除了有士卒作战的窥孔、枪孔、箭弩孔,还有近似于蜂窝煤的厢形器械,以及用于灭火的水龙车。
车阵内基本上只在通道上悬挂了几盏气死风灯,那些士卒一部分直接睡在厢车边上,另一部分则是各自睡在一伍人的营帐之中。
营帐内的呼噜声此起彼伏,士卒显然早已经进入了梦乡。
沿途有巡夜的士卒,双方互报口令,一路通行无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