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合作(1 / 3)

南洋1933 依然海海书 1024 字 2023-01-10

英太两国的冲突还在持续的发酵,双方打得你来我往,两边的报纸假新闻更是铺天盖地,今天伦敦小报写英国人打进漫谷,明天慢谷报纸写暹罗大军包围吉龙坡。事实上,虽双方冲突不断,然战果却寥寥无几。

自九月二十七日正式出兵,到如今十一月底,双方依旧在缅太边界上你来我往,今天我烧你一村庄,明日我炸你一桥梁,字保中一方在太北拿下湄赛一城都能算是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

不过虽说缅秦交界处无多大突破,英国人在南边突破可不小。马溜甲殖民地的英军一路北上,愣是拿下了北打年、宋咔、莎墩,这会儿甚至已经打到董里一地,暹罗人更是吓得紧急从中部调动部队南下。

相比起南边的焦灼,北边的湄赛等地似乎就显得不那么重要。

英国人在缅太边界久无建树,倒也不能全怪英缅军队。实在是英国人在老缅这块地界投放兵力太少。从1931年到1935年这四年期间,英国人在老缅有军不过三万,其中两个旅是全部由英国人组成的主力旅,分别驻扎在仰关和漫德勒;其余部队皆是军官为英国人而士兵为本地老缅兵的类似于保安团的军队,其战斗力甚至都无法镇压老缅本地反英的各类地方武装。

这边经过好几天的跋山涉水,刘太能终于抵达了邦隆城。

邦隆城不似暹罗的任何一个地方,街道横竖相交,宛若一口口水井,街道两边的房子也不似其他地方那样杂乱无章,整个邦隆城一片白墙青瓦,两边楼高普遍三层,每一栋民房前面的照壁上都用水墨色的颜料写着自家家风家训,可以说一家就是一种风格,如杨姓氏多写“清白传家”,赵姓多是“琴鹤家声”,张家的“百忍家风”,李氏的“青莲遗风”,“邺架流香”,杜氏的“工部家声”。M.

街道足有足有十米多宽,皆铺设着水泥路面,马路中间用或虚或实的黄油漆线分开,两个完全不同方向的箭头将杂乱无章的人们引导向不同方向,不同于仰光等地向左通行,整个邦隆县皆向右通行,两边花坛里种着一排排的芒果树,十字路口,几个头戴大檐帽身穿蓝衬衫黑裤子**,外面套着写有邦隆县交通管理支队马甲的工作人员引导着人流。宛若西方大都市一般,美中不足的是街道上一辆小汽车都没有,骡子、毛驴的铃铛声配上自行车的铃铛声、黄包车夫的吆喝声又把人拉回了现实。ωωw.

街上挑着担子呦呵着卖大锅药的中年大叔和卖应季水果的小丫头用掺杂着不知何地口音的官话叫卖着,叫卖声此起彼伏,几个本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