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九十六章 再至苏南(1 / 4)

刘毅打开了书房的门,王先通将刘毅送出了书房。既然两人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那么下一步就是要着手实施了,两人约定好,三日后,新军的人马将会接管漕运衙门,到时候搬迁等一系列事宜由刘毅手下大将陶宗来完成,王先通负责的是安抚目前现存官员和兵丁的人心,并且宣讲新的政策,而阮星将会被刘毅留在这里协助王先通做好安抚事宜,还有随船的徽商总会人员会进入淮安城内,进一步拓展徽商总会的业务,协助被裁撤人员的安置。

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刘毅对王先通施礼告辞,王先通随口问道:“不知刘协同还要去往何处?”刘毅听王先通发问,突然想到,这王先通是王学的传人,那么会不会认识一些大文学家,而且能跟王学门人走到一起去的,想必价值观方面应当差不多,不知道王先通能不能给自己引荐一二,如果有这么一条路子,那么事情就会简单很多。

刘毅连忙说道:“总督大人,正如我们所讨论的那样,新军的建设不仅仅要靠武力,还需要用文,所以最近我正在寻找一些文学大家来充实新军的文化体系,不知道总督大人是否认识这样的文学大家。”王先通奇怪的问刘毅道:“难道你的治下都没有文采出众的人吗?”

刘毅摇摇头道:“不是没有,而是不太符合要求。”王先通道:“要求?难道文学大家还需要什么要求吗?”刘毅回答道:“那倒不是,只是下官所寻找的文学大家不是普通的文学大家,即便是李白来了也不符合要求,下官需要的是胸怀天下,针砭时弊,言辞犀利,思想个性的文学大家。但是不能愤世嫉俗,满是怨言。”这下王先通犯了难,这是什么要求,针砭时弊,言辞犀利,这些说的不就是一些太学的儒生吗?他们往往会有一些狂放之言,比如明中期的大礼议不就是这帮人搞出来的吗?王先通想了想,这刘毅提出的要求好生奇怪,在王先通心中,这些人就相当于后世的愤青,喜欢抨击朝政,可是话说回来,这些人当中侃侃而谈之辈不少,但要说是大家,恐怕还差得远,想要找到如此品性的大家还真是一件难事,怪不得说李白来了也不行,李白的狂放是一种对朝政不满的表达,但是真要他出来做事却弄得一塌糊涂,最后竟然给叛军做幕僚,落得个晚节不保的下场。

所以这样的人刘毅不需要,刘毅内心需要实际一点的,想找一个报纸的主编,此人对时政一定要了解,并且能写出一针见血的观点,比如陈独秀先生,**先生就很好。可是现在是大明,到哪里去找陈独秀,**呢?

王先通对刘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