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九章 新的构想上(3 / 4)

还有另外的三个佥事,再加上两个同知,这五人刘毅只是打过照面,但是并不熟悉,甚至有几个连名字也叫不上来,一下子这些自己的上司统统变成了自己的下属,他们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自己又何尝不是。而在心底里,刘毅其实并不想任用这些旧式官僚,这跟新军的理念格格不入。按照刘毅的说法,从指挥使往下,同知,佥事,镇抚使都应当是自己的人马,这样才能将整个青弋军完全的整合起来形成凝聚力和战斗力。他不可能让这些人来指挥新军,他们跟吴东明这些人不一样,吴东明这些人是白纸,刘毅可以作画,而已经被旧观念熏陶的将领很难转变头脑中的理念,或者是根深蒂固的观点,如果是低级军官还好,高级军官浸**多年,应该是很难纠正过来了。如此刘毅更加没有闲工夫去折腾,新军必须快速扩军形成战斗力。

按照刘毅的想法,还是整数,虽说参将可以带兵五千六百人,但是刘毅要将这个人数变成六千人,这样的话一个连一百二十人,一个团一千二百人,六千人的单位就称作师,以正兵营为一个骑兵师。纵观整个安庆卫地盘还是非常广袤的,除了最南边的徽州府单独剥离出来成立了新安卫以外,安庆府,池州府,宁国府和太平府四府全都是安庆卫的地盘,这几乎涵盖了整个皖南地区,四府人口加起来过百万。如果要放开了征兵,战时能武装起十万大军。当然现在征兵这么多不现实,所以很自然的,仿照太平府的模式,正兵师单独剥离全部变成骑兵,作为主力中的主力,另外将整个安庆卫四府,每一府设立一个民团步兵师,同样也是六千人,然后让吴东明,王浩他们去当师长,同时加强水师和情报军的力量,这样一个完整的新军就建立起来了。初步估计整个新军将会达到三万六千人,刘毅打算按照老办法将现有的老兵全部下放到基层担任基层军官,这样保证上面的命令下面能完全执行。

有了这些还不够,青弋军在那时已经变成了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这支军队的指挥中枢不能仅仅是刘毅一个人了,现在有了杨镐可以负责后勤的部分,看着杨镐身子骨还硬朗,再干个三五年不成问题,到那时青弋军也应该完全成熟了,史可法也是个好料子,学习能力强,年纪轻有干劲,将他调入军中应当可以成为全军的镇抚官,负责军纪和军务。

而现在他最缺的是一个谋士,也就是一个参谋长,可是这个人刘毅真的是毫无头绪,想想明末好像在谋士方面真的没有什么牛人,这个问题只能先往后放放了。而目前指挥中枢的这个架子必须要先搭建起来,刘毅搜索了脑海中比较靠谱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