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作为第一个驻华大使,工作是相当辛苦的,到任之后就马不停蹄的处在工作当中。现在我们也了解了一些情况,从规模上来说,自一九四九年之后,他们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是不可否认的。当然一旦开放市场,将会被冲的什么都不剩,可以理解为全方面更弱一些的苏联。”
某大国刷数据的能力已经初见峥嵘,当然不能和这个年代最能刷数据的苏联相比,但从各方面来说,绝对已经挣脱了弱国的范畴。甚至可以说,如果在战争时期,那也是一个响当当的存在。
弱点也和苏联一样,总量上谁都不敢小看,真开放竞争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各个领域的总量能和英国本土平起平坐,但英国本土才五千万人口,而某大国的工业规模要应对八点六亿的人口,说不定明后年就九亿了。
艾伦威尔逊扬着手中的外交文件,“我做出一个预测,现在他们手中极其缺少外汇,就如同战后的欧洲缺乏美元一样,绅士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么?又知道?这对英镑来说意味着什么么?”
和战后的欧洲缺乏美元一样?这个前提本身就是一个提示,事实上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前十年,欧洲各国面临的是美元荒。
美元超发那都是进入六十年代的事情了,在美元荒时期,欧洲各国公民拼死拼活的工作,同样是为了赚外汇。
当然英法两国算是部分例外,两国虽然也在收集美元,但主要是忙活自己的事情,法国在打打打,英国这边艾伦威尔逊当时正在穷尽一生的记忆,从世界各地寻找自然资源为英镑背书,在殖民地刮地皮也是快速变现的一部分。
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殖民地也刮不出来什么,再者说也不各国都是日不落,英国可劲的刮地皮然后让殖民地独立,其他国家刮一遍殖民地就没了。
那么各国自然就为了美元外汇,去勤劳致富了,这种欧美关系公平么?那自然是不公平的,但那个时候就需要去做血汗工厂。
随着欧洲美元增多,市面上不缺乏美元了,欧洲拿着美元才开始要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做点什么。
革新开放之后长达十多年的贸易逆差,其实和战后欧洲处在美元荒的时期差不多,从贸易角度来说是赔账的,但为了把经济运转起来,就要忍受这种不公平的贸易,等到了不缺乏美元的时候,才能有闲心去思考是不是做点什么。
从时间来判断,开放之后近乎于十多年的不公平贸易的红利,应该大部分都是被ri本吃了,日本凭什么?
“秘书长,现在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