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仅次于辽南兵团,进攻辽沈地区的侧翼。
而最具迷惑性的口号,已经在东江镇传播开来。那就是秋收之后平辽灭虏,打到沈阳好过年。为了更有说服力,上奏朝廷的期限也是一样。
在古代,这是很正常的操作,作战避开春耕、秋收,不误农时,也不会饿肚子。
显然,建虏应该会相信。他们即便在沉重的压力下,也要力争撑到秋收之后。
但东江军真正发动,却是在秋收前的一个月,根本不给建虏收割庄稼的时间。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还在于东江镇有着较为雄厚的人口优势。今年的秋收,全部交给百姓,军屯的也是如此。
此时,陈继盛已经来到复州,召集政务官员,继续布置秋收的工作。
“大人,这是按照您的指示,初步统计出来的人力情况。”复州的主官只有三十多岁,却是从光复金州便开始工作,并在陈继盛身旁呆了数年,深得其信任。
陈继盛拿过文件,快速地翻阅了一遍,微微皱眉,说道:“只能抽调出这些劳力吗?”
刘庆江立刻觉察到了陈副帅的不满,赶忙说道:“这是初步统计,再细致一些的话,还能再增加。”
关键是为了保密,陈继盛并没有说明这些动员的劳力是要去军屯的田地收割。
而老百姓也种了很多田地,抽调劳力后,就只能是男女老少齐上阵。当然,春耕之后来到辽东的移民能够动员,但在数量上还是略嫌不足。
陈继盛沉吟了一下,说道:“今年秋收要统筹收割,以村为单位,男女老少都要参与。也不要分是谁家的地,更不能各干各家的活儿。”….刘庆江眨巴眨巴眼睛,意识到可能有大变化,与已经传播开来的秋收后平辽有关。
或许——刘庆江有了自己的猜测,但却不会说出来。陈继盛既然没有明说,他当然要识趣些。
“明白了,大人。”刘庆江说道:“请您放心,卑职千方百计,也会完成大人要求的数量,还不会耽误百姓的秋收。”
陈继盛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我是相信你的。与下面的人讲清楚,苦点累点,却是在为平辽作贡献。太平日子,不远了。”
刘庆江笑着点头,心想:果然是与平辽有关,预先调集人力,应该是为了运输粮弹。
“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