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家买头牛,还要几只鸡来养。”
杨小河差点蹦起来,高兴雀跃,连柴禾也不搬了,转身就跑了出去。
看着儿子欢快奔跑的背影,杨氏露出了由衷的笑容。上前收拾儿子扔下的柴禾,感觉自己的力气又长了。
吃饱穿暖,家人无恙,这就是杨氏最大的愿望。至于在哪生活,杨氏并不是很在意。
………………
高嘉亮打完柴,便兴冲冲地返回住处,作为年后抵达辽南的新移民,都统一安排在旅顺港外的安置营地内。
虽然房子很小,炕和灶台都在屋内,一家都睡在炕上,但高嘉亮一家却是满足的。因为他们能吃饱肚皮,也不用再担心成为僵卧于野的尸体。
回到住处,在屋外便看见小丫头和几个小孩子在大院子里兴高采烈地玩耍。他们已经推起了雪堆,嘴里喷着白雾,却都咯咯地笑个不停。
“冷了就赶紧进屋,别冻着了。”高嘉亮嘱咐了女儿一句,得到回应后,便推**门进了屋。
妻子正在做着针线活儿,一副棉手套已经成形,那是自愿的,可也是有报酬的,都是官府安排的。
“今天的活儿做完了?”妻子有些疑惑,抬头问道:“比往日回来的要早很多呢!”
高嘉亮嘿嘿一笑,说道:“还差两车,吃完午饭再去。”
妻子点了点头,说道:“等我一下啊,做完这只再烧饭。”
高嘉亮往炕头上一坐,暖和着手,笑呵呵地说道:“终于熬出头儿了,过几天就要去新地方安家,听说是在镇江往南,田地想种多少都成,第一年只交收成的一成。”
妻子眼睛一亮,看着丈夫,不太确定地问道:“你在哪听到的,准不准啊?”
“准,怎么不准。”高嘉亮赶忙解释道:“是刚登记的,五户人家合用一头耕牛,我申领了二十亩。”
在古代一个劳力能种多少亩田地,还真不好准确地确定。如果是精耕细作,再有耕牛助力的话,二十亩差不多就是极限。
可要算上轮耕休耕,以及粗放经营的话,一百亩也行。只不过,亩产量会大幅下降。
对于新来的移民来说,第一年还不敢放开手脚,即便是赋税很低,也是量力而行,比较保守。
妻子继续问道:“除了缴纳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