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葬身之地。
如此一来,保存**军队的实力,作为继续扩充的骨干力量,就是崔孝一所要达到的目的。
当然,不断地进行小规模的袭击,却是极为难得的实战练兵的机会。看着建虏仓惶撤退,或是亲手毙伤凶悍的建虏,都能极大地消除对建虏的恐惧。
而尾随在建虏之后的,则是刘兴治所部和龙川的**军队,约五千余人。….近乎全歼杜度所部后,东江军也损失不小,伤亡突破了两千。如果不是毫不吝啬地火箭轰击,伤亡还要增加很多。
可即便如此,刘兴治认为实力犹在,还是能够投入辽东战场,参与到最后的围歼战。
同时,尾随建虏还有另外一层考虑,那也是建虏最后的逃生机会。
如果建虏认定从辽东撤退已经完全不可能,那一线生机便是沿冰封的鸭绿江北上。再从满浦附近改为西行,翻越长白山余脉,进入已经人烟稀少的建州。
尽管这条路要翻山越岭,很是艰苦难行,建虏也没有足够的粮草物资供沿途消耗。
但凭着建虏的野外生存的本领,或者是杀马充饥,不考虑东江军追杀的情况下,应该有近半,甚至是更多的人马能够逃出生天。
如果建虏真的这样选择,尾随的部队便起到了作用。至少,建虏北上后不太敢再攻**地方,抢掠人口和粮草物资。
当然,镇江堡的守军也不会按兵不动,步骑炮联合部队,肯定会蹑尾追击。甚至于退到汤站堡等处的飞骑,也会利用骑兵的优势,倾力进行追杀。
即便如此,建虏也不至于被全歼,肯定死伤的多一些,逃得也更加狼狈。
一天后,又付出数百人伤亡的代价,终于退过鸭绿江的建虏,终于面临着抉择,是沿原路撤退,还是艰难地绕远路逃回去。
镇江堡外的营寨已经被完全烧毁,守军无一幸存。
收到前锋送来的情报,阿敏仅存的一丝侥幸也烟消云散。他看了一眼济尔哈朗,满是埋怨的意味。
在他想来,如果不是去解救济尔哈朗,他是能够迅速回后增援,兴许还能挽救营寨,挽救守军。
现在,不仅损失了数千精锐,连携带的粮草物资也全部化为了灰尽。
这样的结果,似乎只给了他一个选择,那就是尽快地从原路返回,突破敌人骑兵的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