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农耕社会,土地就是财富,就是老百姓最安心的资产,是他们养家糊口的最主要的手段。
不到迫不得已,谁肯放弃自家的田地,谁又愿意背井离乡,携家带口踏上未知不测的旅途。
但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赋税的轻重,以及灾年的政策调整。
否则,为何那么多抛家舍地的流民?还不是实在活不下去了,逃荒成了唯一出路,尽管前景莫测,只有那么一线的光明。
苛政猛如虎,这绝不是夸张。甚至于,比老虎更凶狠,更残忍。
郭大靖回到在南关东翼驻防的本部军营后,视察了军队目前的情况后,又在南关防线进行了巡察,才在第四天,赶到了卑沙城。
卑沙城的城防已经基本修缮完毕,主体城池虽然残破,但不是从无到有的构筑,修修补补还是比较快的。
“那是粮仓,已经囤积了足够一营人马两月所吃的粮食。”刘兴治陪着郭大靖,给他介绍着,“弹药仓库分作三处,也储存了相当数量。”
郭大靖点着头,举起了望远镜,远处山坡上有百多只羊,有士兵在旁牧放。
“除了养羊,守军还种了不少地,就是将军所推荐的那种玉米。”刘兴治继续说道:“还有蔬菜,应该足够守军食用。”
郭大靖放下了望远镜,说道:“部队已经开始扩充,在金州的左右两协,暂定为每协一万两千,骑兵营暂定为一千。再加上两千水师,金州的防御力量已经比较充足。”
刘兴治静静地听着,等郭大靖说完布署,再表达意见。
“卑沙城常驻兵为一营,战时补充到六千。”郭大靖看了刘兴治一眼,说道:“从卑沙城往北的各个据点,也要从驻防的这个营中抽调兵力。”
刘兴治沉吟了一下,说道:“石河驿和小黑山为前哨,驻兵三百;往南有三个据点,每个据点驻兵两百。”
这样的话,卑沙城的常驻人马便是三千多,应该是没有问题。
郭大靖点了点头,说道:“就按你的布置分派兵力,红咀堡等地,由本将另外调派人马布防。”
按照整体的布防,南关防线分为两半,郭大靖的左协和李维鸾的右协分别防御东、西两侧。
既然左协承担了卑沙城以及前出的据点防御和预警,右协便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