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对外的战争令皇帝心忧,一是辽东的建虏,二是西南的奢安叛贼。只要这两边的敌人能够剿灭,这天下也就太平了。
显然,东江军的意外大胜,又燃起了皇帝平辽灭奴的巨大希望。
首级清点终于完成,几十个萎靡不援、半死不活的俘虏被押解上来,按跪在午门之下。
刑部尚书上前启奏,最后请奏道:“合赴市曹行刑,请旨。”
皇帝深吸了一口气,朗声道:“拿去!”
皇帝左右的两个大臣高声重复喊道:“拿去!”再是左右四人高喊:“拿去!”
一增为二,二增为四,四增为八,八增为十六,最后大汉将军等三百六十人齐声高喊:“拿去!”声音之大,如轰雷般响彻在午门上空。
献俘礼在臣民山呼万岁的声音中结束,城南将筑京观以震慑四夷,京城又多了一个景。
尽管不是什么人都愿意去观赏,但振奋民心士气,彰显国威皇权的目的却已经达到。
岳讬是最惨的,不仅身首异处,还将悬尸示众。任谁都知道,老奴的孙子,因为叛反大明而落到这般下场。
皇帝回到宫中,脸上兴奋的神色又压过了在臣民面前装的矜持。
**王李倧在与建虏盟誓后,第一时间就派使者坐快船赶赴明廷。既是陈说无奈的苦衷,又是向大明表示没有背叛,依然是大明的藩属国。
要知道李倧得位不正,是发动**囚禁了光海君才抢到的王位,等同于篡位。当时明廷对于是否承认李倧,是否派使者册封,是经过好一番争论的。
最后,因为光海君有勾结建虏之嫌,又需要**共同打压建虏,明廷才捏着鼻子承认了李倧,并派使册封,史书才记为“仁祖反正”。
对于**与建虏的盟誓,明廷虽然不满,但鉴于形势,也只能采取默认的态度。
毕竟盟誓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大明与**依然是父子之盟,**也没有倒向建虏,与大明与敌。
但随**使者到来的,还有毛文龙派来的信使。
一方面毛文龙表示正在调兵遣将,不惜牺牲流血,还在与建虏纠缠厮杀;另一方面则是诉苦,请求朝廷加大对东江军的支援,因为**要中断对东江军的援助,免得触怒建虏。
“恭贺万岁,贺喜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