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竟,守旅顺不是守山,建虏来攻时,季节也不一定会是冬季,象浇冰铺雪这样的招数就不好使了。
而就常规的守城,不外乎滚木擂石、鸟铳弓箭。现在虽然又有了地雷,有了抛石机,有了木炮,李维鸾觉得还是不太够。
郭大靖思索半晌,缓缓开口道:“其实,没有攻不破的堡垒要塞。但在防御上力争完备,还是可以做到的。只在旅顺加强,某觉得弹性不够。如果是纵深防御的话,可能要好一些。”
旅顺,准确来说,应该称为旅顺堡,是比城还小的堡寨。
如果只局限于旅顺堡,龟缩于堡中,被建虏攻破就是终结,没有缓冲和转圜的余地。
而郭大靖所说的纵深防御,便是战旅顺而不战于旅顺,把战场向外扩,设置多重防线或阵地,层层防守,不断地消耗建虏。
说白了,守城就相当于一条线,比较单薄;纵深防御就是多条防线,比较厚重。一条防线被攻破,还有第二条、第三条。
郭大靖提出这样的防御理念,听起来并不算新鲜。但在当时,明军多数时候也只能倚靠坚城,才能与建虏作战。
“还请郭兄详细说来。”李维鸾拱了拱手,态度热切而虚心。
野战防御工事,当时虽然也有,但远没有守城的理论和设施更加成熟完善。
郭大靖确实想到过很多,因为日后肯定要用到,已经有了大概的思路和布置。
“其实,工事还要武器来配合,弓箭刀枪的话,就不能发挥威力。火枪和弩,因为射击姿势的关系,战壕胸墙的防护作用便大大加强……”
郭大靖说得很现实,没有适用的武器,战壕胸墙没啥用,还会阻碍部队的正常作战。
使用弓箭,你得挺腰张臂,躲在战壕里向天上射嘛?使用刀枪,你就得结阵厮杀。
也就是说,军队装备什么样的武器,就要构筑什么样的工事。
壕沟、鹿砦、拒马在当时可以归结为阻挡型的,使敌人不能迅速冲到近前。而要作战厮杀,无论是攻守双方,脚下还是要在平地。
当然,壕沟、鹿砦还是有很大作用,主要是能防御建虏的骑兵冲锋,以及阻挡楯车的推进掩护。
“壕沟是必须要有的,宽而深,使建虏难以通过简单器械越过。”郭大靖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