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季风走了六天,安庆绪率领的船队才进入筑紫岛与山阳道之间的窄海。
原本以为不再顶风会走得快些,没想到只快了不到半天。
顺着窄海向东北方向行进后,速度再次慢了下来。
一左一右有山阳道与南海道上的高山阻挡,风向已经说不上到底是从哪里吹过来,需要不停的调整船帆。
而两岛间的窄海宽度又在二三十里左右,其中大大小小的小岛与礁石众多,逆风走之字都走不开。
好在海流的方向总体是向京都的方向流动,一个时辰还能跑上二十里左右。
但安庆绪对这个速度并不满意,甚至是有些焦急。
在他看来窄海说是海不如说是倭国的一条大河。
行至最窄处甚至能看到两岸的倭人屋舍。
船队虽然没有悬挂大唐的三辰旗,可只要出过海的人就能认出这是大唐特有的船型。
另外,唐人一直都说倭国是弹丸之地。
亲自过来后,安庆绪发现并非如此。
倭国地势虽窄,但长度却极长。
单是从筑紫岛到倭人的京都,南北间就达到了两千余里。
照这个架势跑下去,剩下的路途至少还要三天才能到达。
船队行踪不隐之下,只要倭人燃起烽火,最多半天的功夫就能传到京都。
无法做到突袭,这一仗就不太好打。
安庆绪越琢磨越急,忍不住再次对身旁的俞光问道:“你再,估算,估算,到滩波津,还需要,多久。”HTtρs://Μ.Ъīqiκυ.ΠEt
俞光无奈的回道:“回将军,还是要看风势。
风势大一天一夜就能到,风势小最快也要两日。”
答案与之前一样,安庆绪郁闷的用力拍了一下船楼上的横杆。
“你这么急是怕攻不破倭人的京都?”
已经连续几日做好随时开炮的杨洪山,见船队驶入窄海后,过来盘查的倭人光看到船上的床弩就吓得伏低投降。
郁闷的跑到最上层的甲板,打算与安庆绪聊聊,是不是该试着打几炮。
看出安庆绪有些焦急,先是问了一句,随后用脚在甲板上点了点,“你不用担心,咱们有炮有雷,倭人的京都再高大也挡不住咱们。
不过我觉得最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再有过来盘查的倭人,直接对着倭船轰上几炮。见识火炮之威,必定心中惶惶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