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掀桌子(2 / 6)

计划报上来了,一看也没什么不能播的嘛,就过审了呗。

可把新京报坑死了。央视点名,引发的公众讨论,以及抵触情绪,不是开玩笑的。

直观影响就是,销量大跌。

而广大网友夸《向往》的同时,也把新京报骂的罗圈上天。

这波算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再说回节目本身。

回首国内的综艺发展史,如果用后世的标准来定调,其两个最重要的分水领,一个在九十年代中期,一个在2013年。

九十年代中叶,各地方卫视由于上星的硬性要求,必须在卫视频道制作一款综艺节目。

也正是那几年,国内的室内综艺开始爆发式涌现,成了电视娱乐的主流。

而这其中,快本之所以成功,其实和节目设置关系不大,而是在于芒果台做了两个全新的尝试。

第一,他们让快本的主持人不再对着现场说话,而是对着镜头说话。

在快本之前,国内的所有综艺都是晚会主持模式,主持人面对的都是现场观众,而镜头的作用只是记录。

自快本之后,主持人开始对着镜头说话,沟通主体变成了电视机前的观众,大大拉近了观众与节目之间的距离,提升了观众的沉浸感。

镜头的作用不再只是记录,而变成了沟通工具。

第二,快本是国内第一个丢掉台本,给主持人自由发挥空间的综艺节目。

快本之前的综艺,就跟春晚差不多,真的是一个字儿都不能错,错了就是播出事故。

所以,难免给人疏离感。

而快本开始,台本只是大纲和流程,中间用什么语言,怎么去串联,由主持人自由发挥。

这样的结果就是,必然嵌入主持人的个人风格,造就了一批个性化主持。

而个性化,又近一步拉近了电视观众与节目之间的距离。

……

第二个节点,2013年。

真人秀开始在国内大放异彩,此后一直到齐磊重生前,电视基本就是真人秀的天下,什么室内综艺、电视剧,全都得靠边站。

主持人面向镜头耍宝的时代,迅速作古。

那为什么真人秀能取代上一个时代呢?

就因为真人秀的核心在“真”,而不在“秀”。几乎没有距离的展现娱乐明星最真实的一面,满足了猎奇心理,又在激烈的对抗中,体验刺激的节目进程。

真人秀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