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纬的想法,其实也没错!就凭泰米尔人和僧伽罗人的战斗力和武器装备,哪里是汉军的对手呢?
远距离上,就拿炮轰,保准令其船毁人亡;敢于靠近,就拿**招呼他们,令其见识一下杀人于无形的神迹!HTtρs://Μ.Ъīqiκυ.ΠEt
汉军只是舰船搁浅不能动弹,又不是失去了战斗力,那一艘艘高大航船,形如一座座堡垒,泰米尔人和僧伽罗人想要攻上去,无异于攻打一座城池!
然而,当双方真的开打以后,刘纬才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经过一场风暴侵袭,汉军的许多火药武器被水浸湿,已经打不响了!
不知大家看没看过一些二战影片,有一段诺曼底登陆的场面,令人印象深刻,其中有个细节,便是美军士兵在登陆以前,手里的武器都是装在塑料袋里,其主要目的是防沙,同时,也是为了防水!
可能有人会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枪炮根本不怕水,否则,部队泅渡或者淋雨以后,武器就打不响了,那不是扯淡嘛!
其实,您说的基本正确,枪支和火炮作为一种精密机械产品,并不怕水,尤其是短时间浸湿,对其性能不会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炮弹和子弹呢,因为是密封的,也不会因为沾湿就成了臭弹和哑弹,除非是长时间浸泡在水中!
可是,据某些曾经参加过长征和抗战的老红军、老八路回忆,他们手里的枪支确实怕水,下雨天都不敢淋湿,要做极为精心的防护,否则是真打不响,这又是为何呢?
因为说枪炮不怕水的人,忽略了武器的时代特征!二战前后所生产出来的枪支和火炮,因为技术更先进,而且专门做了防水的设计,这才不怕水了,可是再早一些的枪支和火炮呢,并没有如此完善的防水功能,娇贵得很呢!
解释了这些,回头来看汉军装备!他们的舰炮都是前膛火炮,怎么可能不怕水呢?士兵们手里拿的**,也是比较原始的汉阳造,虽然已经尽量模仿了近代的汉阳造式**,却毕竟是公元3世纪技术条件下的产物,要说百分之百防水,那是吹牛!
这场暴风雨,实在过于猛烈,来袭之时,舰船上的人们,不是忙着找地方躲避,就是忙着操控船只,哪有精力去管船上的火炮和枪支的情况?因而,几乎大部分火器都被淋湿了,还能打响的,已经是寥寥无几!
更何况,刘纬这一次率队出航,根本没带多少兵力,只有傅佥所部千余火器营士兵而已,其余的,则都是夷洲舰队的水手和船员;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