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有权力的地方,就必然存在着斗争,这是不受人的意志所能改变的,这是人性的一种体现。
内务府的出现,正在悄然影响着大明的政局,一些很细微的改变,引起不少人的重视和警觉。
“周阁老,您对陛下所设廉政公署,退出外廷职官序列,转隶内务府所辖怎样看?”温体仁手捧茶盏,坐在官帽椅上,看向周延儒说道。
“最近这朝中的风向,已悄然发生很多变化,特别是过去一些叫嚣的朝臣,一个个全都变得安静了。
像科道归一之事,没人再过多了。
像天津开海、废除匠籍、发展工商等事,过去可谓饱受诟病和分歧,可现在这些言论全都变了。
特别是陛下从西苑那边回归乾清宫,频繁召见内务府诸臣,可究竟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外廷对此一无所知。”
“陛下想整顿朝纲,想整顿吏治啊。”
周延儒轻叹一声,眉头微蹙道:“先前内廷所派太监宦官,想要秉承天子的意志做些事情,就会在朝野间引起不小争议。
其实对待内廷的太监宦官,天子也存有不小的警觉,毕竟过去在天启朝,魏阉靠着揣摩圣意,靠着倚仗皇权,在外朝所做诸事,笼络大批党羽亲信,肆意破坏着朝纲秩序。
这些不好的事情,今上可都在心里记着呢。
现在内廷太监的职权被收控,特设内务府总揽宫廷事务,这就等同于在外廷之外,依托于内廷根脉,又缔造了一套行政班底啊。”
温体仁点点头表示认可。ωωw.
天子所设内务府,外朝多数的朝臣是高兴的,是激动的,毕竟内廷太监的权柄,被天子彻底限制住,那他们就能好好的做事。
可是对温体仁、周延儒这等工于心计的政客,却看出这件事的背后,却代表着天子想倚靠内务府文官,去制衡外朝有司文官。
如果一些事情的决断,在外朝引起强烈反对,那天子就能退而求其次,用自己所擢升的内务府文官,将这些遭受反对的决断落实下来。
毕竟内务府的文官,那可不是过去的内廷太监,真要是到了地方的话,就会彻底失去控制。
温体仁感慨道:“现在本辅才算看明白,当初陛下为何要特设赈灾和廉政两处公署,哪怕是遭受很多反对声音,却依旧乾纲独断的落实下来。
时下再想想啊,那就是为今日做准备啊。
内务府所设一应职官,和外廷职官无涉,大批的内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