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国库没钱(1 / 3)

对待天津开海这件事,崇祯皇帝的确有自己的想法,只是这个构想,所牵扯到的层面很多。

朝廷,地方,漕运,新税法,巡察,票号……

简单去进行阐述,就是通过天津的通商口岸,初步盘活南北更紧密的经济流通,明确统一规格的银票秩序,吸纳民间窖藏的银子,逐步提升生产力,稳定住对外贸易,并逐步扩大北疆通商口岸,为此后重整金融秩序,推行新税法,发展大明地方,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可想要实现这等构想,所面临的问题和屏障,亦是一個接着一个,所以步子要稳步向前迈进,一步一个脚印,恢复并增强大明的信誉信心。ωωw.

“现在所能做的事情,就是耐着性子等待了。”

看着眼前的奏疏,稳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轻呼道:“想要实现这些,北上的欧罗巴各国群体,才是关键所在。

若是没有这个前提,想谋定这些部署,纯粹是空想,空谈啊。

希望陈延生这边,能给朕带来更多惊喜,不要叫这个时间太长啊。”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不由得摇头笑了起来,与其去想这些,不如先将眼前的政务处理好。

想法是好的。

现实是坏的。

不把现实中的这些糟心事,一一拨正回来,那以后有再多好的想法,都不可能一一落实下来。

崇祯皇帝拿起一份奏疏,本轻松的脸庞,露出些许凝重的神情,辽东调拨粮饷,这叫他回到现实。

可之后所看的十几封奏疏,叫崇祯皇帝的神情愈发凝重。

请复南京新厂铸钱。

蓟密永三协粮饷。

奏请免征山东受灾府县田赋。

清算边镇欠饷。

奏请免征陕西田赋。

河南……

这些个经内廷票拟的奏疏,堆到崇祯皇帝面前时,叫其心里想到一点,文官群体又要反扑了。

“王伴伴,查一下这些奏疏,所呈递的时间。”崇祯皇帝眉头紧皱,指着这一摞奏疏,对王承恩说道:“全都是涉及钱粮的要务,内阁这边,先前竟没有任何口风,就这般呈递到御前了。”

“喏!”

王承恩当即作揖道。

看着眼前这些奏疏,崇祯皇帝就一个想法,朝中的这帮文官,见自己这位天子,所做之事太多,常常叫他们陷入被动,所以就变着法子,想要限制住自己。

“这是想用真实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