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儿拽了过去,赶到六分校听课。
听谁的课呢?
就听孔捷,李云龙,丁伟他们几人的课。
老总也想亲耳听一听,看看这孔捷,李云龙,丁伟他们能够在课堂上讲出什么别样的内容来。
也好判断一下这次让孔捷,李云龙他们到六分校临时兼任教员的做法,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抗大六分校,也就是八路军抗日军政大学第六分校。
是40年7月左右,根据八路军总部的指示,抗大总校第4团的3个营从山西的武乡县出发,到太行山区的heb省涉县与129师随营学校合并,11月正式成立第六分校,直属第129师指挥。
校址最初设在武乡镇,在41年3月中旬正式开学,在读学员有一千五六百人的样子,当然,根据前线抗战的形势变化和干部输出的需求会有随时的变动。
学校的校址,在严峻的敌后抗日环境下,在日军一次又一次掀起的大扫荡的情况下也多次被迫转移。
但无论前线的抗战形势有多么严峻,为了保证八路军部队干部的军事素养,这所为了培养抗日所需的军事与**干部的抗日军政大学,一直没有中断过教学,为前线抗日部队输送了大量军事素养过硬的军事、**人才。
为了抗战应运而生的八路军抗日军政大学,一向秉持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宗旨,为了更好的进行抗日革命运动,向来广开门路,招罗天下人才。
进入抗大学习的学员们,各种身份都有,各种情况都有。
有的是富有学识,怀有一腔热血,立志报国的知识分子。
有的是前线厮杀,经验丰富,但缺乏理论军事底蕴,文化基础薄弱的一些铁血指挥员。
还有许多积极抗日,英勇争先的进步青年们。
据说抗大刚成立那会儿,想要进入学习的话,不但要符合条件,还要通过门槛,也就是最起码的入学考试。
其中就包括一些文化常识的笔试部分。
要是不过关的话,对不起,基本上是不能进入抗大学习的。
这对于一些上过学的知识分子们来说自然简单。
但是对于那些没读过几天书,很早就出来参加革命,天天忙着行军打仗,甚至没有时间学习的一些将领们来说,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