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路目睹天灾人祸并行下,民不聊生的惨象。
沈文月和小武虽然同情灾民,有心帮助,却是无能为力。
在经过大量的难民群的时候,小武紧了紧将装着干粮的包裹,右手摸着佩戴在腰上的驳壳枪,警惕的注意着四周。
同样作为农民的孩子,尝试过饥饿。
小武太清楚了,在饥饿的影响下,人性什么是根本不存在的。
他和沈记者就带了这一周的干粮,这要是暴露在灾民们的面前,这些恶急眼的灾民绝对会一拥而上,引起不必要的暴乱。
“乡亲们,大家继续往北走,路上会遇到一些收容站,那是我们八路军晋西北抗日第一支队,在沿途搭建的一些收容站。
那里的同志会告诉大家之后怎么走。
只要过了黄河,进了三晋,我们八路军一定会想办法帮助大家共渡难关的。”
这时,有一道声音从不远处传出,沈文月和小武闻言望去,原来是遇到了一处由独立团修建的收容站。
收容站的同志们正在和过道的灾民们做宣传。
“孔团长帮助灾民的举措都已经延伸到这里来了!”望见这一幕的沈文月感慨道。
小武笑道:“是啊,我们团长一向考虑的比别人长远,他老早就说,要在沿途搭建这些收容站,帮助逃难的百姓们。
团长说,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坚持坚持,困难迟早会过去的。”
沈文月点了点头。
她也有帮助灾民们的方法。
她一路走来,遇到集体逃难的百姓,一个个面黄肌瘦,官道两旁随处可见饿死之尸骨。
她都尝试用手中的相机拍下。
用她的话说:“各地的军队和**眼下只关注着对日的战争,哪里有人注意到眼下发生的惨剧?
这里的一幕幕,如果不用相机拍摄下来,保留下来,又有谁会相信呢?
希望这次深入采访获取的资料,还有拍摄的照片,后续发行的报道,能够引起**的重视,将重心放在对灾民的帮助上。”
为此,沈文月在沿途还采访了一些灾民。
小武在一旁虎视眈眈的同时,替沈文月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