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二章 渭州的前世今生(2 / 3)

你死我活的争斗中,唐军夺回了平凉,但却失去了渭州府。

无奈之下,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朝廷将渭州府原治所迁至平凉。

从此,平凉正式更名渭州,历经唐、五代十国、宋等朝代,一直沿用至楚,历时三百多年。

因为从平凉(渭州)顺着泾河可以直接冲到长安城下,自大唐时代起,平凉(渭州)就是长安城的一道重要门户。

无论是西来的草原少数民族铁骑,还是东来的大唐王朝的浩荡军阵,都把陇东平凉作为一道相互攻防的门槛。

今**得势时跨过来耀武扬威,明**占强时又跨过去劫掠烧杀。

大唐神都长安城一片繁花似锦歌舞升平的景象,谁知仅在数百里之外的平凉,却是一片刀光剑影,尸横遍野,肃杀凄凉的景象。

突厥人来了又走了,吐蕃人走了又来了。

叛军进攻长安先要攻克平凉,勤王之师收复失地必要借道平凉。

你来了烧杀抢掠,我来了征粮要款,平凉人饱受战乱之苦。

不论是五胡十六国,还是唐、宋王朝,平凉(渭州)都是战乱不断。

唐安史之乱后,平凉(渭州)成为唐蕃战场,几度陷于吐蕃,失而复得、得而复失。

唐中后期,唐王朝的军事力量也仅能控制今平凉崆峒区北界和镇原的西界,天险陇山亦非唐有,这种态势一直延续到北宋。

几百年中,渭州一直就是唐、宋两个王朝的前线,是一座边城重镇。

唐与吐蕃,宋与西夏,都在陇山东西展开过拉锯战。

到了宋代,因为国家经济繁荣,渭州城也发展成一座经济繁荣、人口较多的边地重镇。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兴庆府称帝,建立西夏国。

夏国立国后,疆域方圆数千里,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界萧关,北控大漠。

因为西夏骑兵时常侵扰宋朝边境,宋仁宗抽调一批禁军到延州和渭州卫戍协防,从而拉开了宋夏之间八十多年的战争序幕。

因为陇山是边境线,陇山之东的渭州叫塞下,陇山之西的游牧民族叫塞上。

唐诗宋词里的出塞、塞上曲和塞下曲由此而咏唱。

王安石因与西夏王李元昊打仗,来到了渭州,写了《陇东》一首诗:“陇东流水向东流,不肯相随过陇头。只有月明西海上,伴入征戍替人愁。”

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