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凡一路快马加鞭,堪堪赶到边关。
而边关的将领带着兵死守天临关外,云昭镇守的城市。
因为边关的兵马派系分割,并不统一,没人能一起指挥,所以,经过大半个月的抵抗,死伤无数,情况危急。
林子凡到来时,大临的军队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进攻。
云昭兵**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林子凡下马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接过指挥权,上城垛直面大临的二十万大军。
边关的军队肯定不像之前的帝京驻军那般脓包,对于朝廷派下来的年轻将军肯定不服。
只不过大敌当前,没有第一时间闹起来。
林子凡为了收买人心,亲自带着人出城去跟大临皇朝的先锋军杀了几回合,将叫嚣的敌人打得后退十里才作罢。
边关的将领虽然明知道林子凡此举的用意,但也不得不心生佩服。
当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他们抵抗大临军队大半月,输多胜少,节节败退,以至于已经兵临城下。
领导层保守抵抗,拖了五日没有出城应战,士气被打击到谷底。
每天被人在城下骂成孙子,一个个心里都憋着气呢!
林子凡一来就表现出晓勇的一面,浴血奋战后凯旋而归,边关的将士们自然会给好脸色。
再加上林子凡带去了不少军饷和物资,边关的兵马至少有一大半都偏向他了。
还有柳芸事先派去潜伏的人帮忙,加上假启王提供的一些启王一系官员的名单,一顿甜枣加大棒,赶紧利落的拉拢就拉拢,除掉的除掉。
不过两日,林子凡用最短的时间将分割成几派的兵马收拢,尽数掌握在手。
敌方大军就驻扎在城外十多里外,根本没时间给他慢慢收服,里应外合,能用武力解决的就别瞎比比。
林子凡觉得太后说得对,情况已经这般危机了,哪里用得着文官拖拖拉拉的那一套。
谁的拳头硬谁做主。
林子凡谨记太后的吩咐,还不到跟大临拼命的时候。
只要大临不出兵攻打过来,云昭就守着城墙抓紧时间休养生息。
他也尽可能的整合兵马,暴力压下所有反对派系,快速操练着军队。
倒不是云昭认怂,而是,现在急的是大临。
大临为何能在短时间内就集齐二十万兵马在边关搞事儿?
还不是皇朝内粮食非常紧张,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