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开考(2 / 3)

对于这样的安排,其实也不是所有人都满意的。

比如那些费尽千辛万苦已经考上秀才、举人等等的才子,他们自然就不欢迎这种考试。

毕竟他们为了得到现在的身份,也是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的。

结果这么一改革,他们过去的努力直接泡汤。

不过举人、秀才毕竟是少数,只能占所有考生的万分之一,甚至五万分之一,所以他们再吵吵,也抵挡不住另外那么多考生的呼声。

这三天的时间里,全国似乎都陷入了一片考试的氛围之中。

过去因为没银子赶考的考生,这次也举家凑出了一点银钱做考试费,送他们去报名考试。

那些因为家人生病、嫁娶、丧事等等不能离开家乡耽误考试的考生,也不用一耽搁就是好几年才能去赶考了。

尤其是那些偏远的县乡,很多有天赋的才子即便是想参加科考也没有门路,没有那个踏出家门的胆量。

有了这次全国统一考试的机会,也终于摸到了笔墨纸砚!

终于,三天的考试结束,全国立即陷入一片仿佛解放般的欢腾之中。

而那些本监禁起来的官员和打工仔,也终于得以离开院子,各自回家。

一切看似恢复正常,但,对于楚辞他们来说,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因为,阅卷的工程开始了!

为了存放全国各地送来的考卷,楚辞提前准备了十八个仓库,但仍然有些不够,只得临时又加了三个。

整整二十一个仓库的考卷,谁来批阅?

谁能保证批阅的过程中,没人偷偷替换试卷,没人偷偷作弊?

这些问题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同时,很多人也已经做好了准备向楚辞发难,并且借这次科考问题,大肆弹劾楚辞的准备!

但,当翰林院负责阅卷的官员看到自己试卷的时候,所有人都懵了。

试卷,并不是一份一份摊在他们面前的,而是早就由楚辞一摞摞装订完毕,并用特殊的红印做好了标记的,并且,还用一种特殊的石墨笔做好了编号。

也就是说,但凡是有人想要帮一些考生替换试卷,就必须第一步,解开装订,第二步,替换试卷,第三步,重新装订,第四步,刻上红印,第五步,写上编号。

但是,这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

因为装订不是普通的装订,用的是金属焊死的方式装订。

这种工艺只存在于江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