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为什么会被成为天坑?
陆时羡倒是总结了几个原因出来。
首当其冲的就是就业问题,可能你没有体验过毕业即失业的感觉。
但很多学生物的学生体验到了。
教育部常年挂红牌的专业,生物系就占了两个。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就业方向很狭窄,除了出国读博就是留校读博。
当然,你如果只是想一个毕业证,以后根本没想从事对口的工作。
那就不存在什么失业和红牌的问题了,爱上哪去哪去,总会有单位要的。
第二个,一旦在生物陷进去,那基本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了。
咋说呢,本科和硕士出来的话,想去专门搞科研那完全不存在,但也许能去研究所和研发部打个杂。
如果你想搞科研,那就是博士后起步了。
按照最低本科4年,博士6年,博士后3-4年的时间计算,这就是至少十三年。
也就是说十几年,你才刚刚踏入科研的门槛,成才周期可能比医学还要久。
第三个,可能就是毕业的问题了。
如果你的能力不够在众多生物狗里面脱颖而出的话,可能博士毕业真的是一个大问题,延毕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当然,在现在博士越来越难考的前提下,可能你根本没有延毕的烦恼。
因为你根本考不上。
第四个,可能就是收入的问题,大多数人在上述几个期间的收入都是很微薄的。
当然这个就不谈了,都是做科研的人了,再谈什么收入就伤感情了。
学到最后的,必定也是熬到最后的。
毕竟谁不是靠着对生物的一腔热情和满心真爱呢?
但凡真正走上这条路,有谁最开始就是奔着只是玩玩的态度呢?
其实都是奔着结婚的目的去恋爱的好吧?
“毕竟恋爱只是一瞬间的冲动,但是婚姻却是一辈子的责任。”讲台上,一位衣着朴素、站的笔直的老教授正在虔诚的说道。
你以为这是心理咨询必修?
nonono!
但其实,这只是元培的一堂新生研讨课。
此时正在讲课的赫然就是一位熟人,曾在国集选拔中给五十位队员讲过细胞骨架的那位马玉恒老教授,给他留下过很深的印象。
“从微观到宏观,再到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