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6年8月25日,瑞士日内瓦时间4点11分24秒(北京时间11点11分24秒),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吴为民在BJ710所的一台IBM-PC机上,通过卫星链接,远程登录到日内瓦CERN一台机器VXCRNA王淑琴的账户上,向位于日内瓦的 Steinberger发出了一封电子邮件。
1987年9月,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帮助下,王运丰教授和李澄炯博士等在BJ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ICA)建成一个电子邮件节点,并于9月20日向德国成功发出了一封内容为“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的电子邮件。
随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在国内建立起IHEP网,成为当时国内最早建立的高性能计算机网络,当年便实现了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的连接,并随后于1991年3月实现了与美国斯坦福大学直线加速实验室(SLAC)计算机网络的连接,去年3月又实现了美国能源科学网(Esnet)的连接。
而首都“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实施示范网络”也于1990年4月由国家科委正式立项,利用世界银行的贷款及国内配套资金在BJ中关村地区开始建立国内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包括一个主干网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3个院校网,总投资7000万元人民币,并在去年12月开通了骨干网。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件,那就是1990年11月28日,在王运丰教授和维纳·措恩教授的努力下,中国的顶级域名.CN完成注册,从此在国际互联网上中国有了自己的身份标识。
不过由于当时中国尚未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联接,因此中国CN顶级域名服务器暂时设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
今年4月20日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日子,中国终于全功能接入了国际互联网Internet,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中的第77个成员。
毫无疑问,这是从现在开始往后几十年,全世界最大的风口。
当时周至给国家提出的第一个建议,就是立即将域名服务器迁移到国内来,同时着手国内各大知名企业的国际域名注册工作。
本着如今技术力量欠缺,“谁建议,谁解决”的原则,国家直接将这两项光荣的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