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绵堂现在的格局就是一个小型的私人博物馆,地下一层地上两层的设计,建筑面积也有小两千平。
地下一层是车库和仓库,地上一层前方是带小院儿的居所,后面一半则是陈列厅。
陈列厅的上方还有一层工作室。
大家来到陈列厅里,这里一水的明清家具,都是非常重要的“标准器”,当年王时襄老爷子为了给肘子港岛之行壮胆,转让给他的。
在黄杨和紫檀万字纹画桌上将带来的卷轴摊开,周至说道:“就是这个了。”
“怎么这么新?”俞斌一看就感觉古怪:“不是说这是明代的吗?”
“老俞你就别说外行话了。”马爷已经凑到了桌前:“画卷如新的古画多了去了,故宫里边董其昌、文徵明、唐寅,不少作品成色看着都很新。”
“比如文徵明的《春山烟树图》,沈周的《独游孤山图》,因为历代传承者的珍惜和修裱手法的高明,画卷之新让人难以置信。”
“这画其实到手的时候也挺惨的。”周至笑道:“我数了一下,断裂有三百零七处。但是运气很好的是没有一点虫蛀,而且从上一次修复好到我得手时,基本没有打开过,所以虽然裂了,但是没有什么缺损,就是要多花些心思补好。”
“肘子这手艺,完全可以来故宫工作了!”启老摸出放大镜:“这绝对是扬派大工的水准了。”
王老爷子则没有拿工具,而是先审视画卷的题跋,用印,研究画面的主题,运笔,总之就是和启老相反,一个先看细节再渐渐到整体,一个则先审视大局在逐渐精细。
当然这个没有什么优劣之分,纯粹是习惯使然。
马爷和林婉秋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么重要的学习机会,徐渭和陈淳的真迹极为罕见,都是各大博物馆的最重要藏品,等闲难得对外布展,就算馆内的工作人员,一生也难得见到几回。
有机会能够近距离仔细揣摩一回,身边还有两位高人给你指点,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
这个画卷其实是前人收集了两人的册页作品,然后依次拼到一起,加上三位名家的跋文,做成一个长卷轴的。
从内容来分析,文徵明的那一篇最早应该是和陈淳的三个册页在一起的,后来到了王世贞的手里,在文徵明的后面续跋了一篇。
到了袁枚得到它们的时候,陈淳和徐渭已经成了“大写意双子星”,因此应该是袁枚将自己收藏的徐渭的册页也找了出来,完成了这篇卷轴,并且写上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