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长平真相(3 / 4)

为大秦兵马大将军,掌握秦州九郡数十万军马大权。”

“此外,武安君可要知道,始皇陛下乃是出身于赢氏家族,当然的秦岭天帝可是达到尊者实力,若非大道有缺,当年的秦岭天帝恐怕早已证道至尊了。”

言尽于此,多说无益,蒙骜自然有分寸,现在就看白起自己的意思了,而且,他话中有话,就是那东方凌羽和嬴政做个对比,嬴政毕竟是尊者后裔,拥有的底蕴深厚,远不是爆发户的东方凌羽能够相提并论的。

“始皇帝?昭襄王的后裔!”

白起听完,双目猛然一动,整个人都陷入了梦魇之中,恍惚间,再次回到了战国时候,伐赵战场的那场长平之战。

脑海中出现了二十余万的赵国士卒,当时他以骄兵之计使赵军主将赵括生出轻敌之心,之后再步步为营,引诱赵军陷入包围之中。

这个赵括也确实是个人才,二十万秦军将三十与万赵军包围山谷之中,赵括身先士卒,几次冲锋差点杀将出来,若非自己亲自出手以暗箭射之,这场战斗的胜负恐怕真的会颠倒。

赵括身死后,赵军群龙无首,陷入了混乱之中,自己于是做出承诺,只要赵军缴械投降,我白起就会保证你们的安全,我武安君一诺千金。

可是,到最后,秦王宫的一纸诏书彻底的打破了自己的幻想,诏书上只有一个字“屠”。

世人皆传,大秦武安君白起,与秦赵长平之战中坑杀赵卒二十余万,遍地死尸,血染苍穹,邯郸上下妻哭夫,母哭子,俨然若哭城。

白起不恨,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既然王上吩咐岂能不从,经此一役,白起生出了退隐之心,不愿在多加杀戮。

因此,邯郸保卫之战,他苦劝昭襄王不要发兵,可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白起已经是无用之躯,那下场就只有一个。x33

杜邮馆驿,看着秦昭襄王颁布的诏书,他面无表情的收下诏书,引颈就戮。

他恨吗?悔吗?怨愤吗?恐惧吗?

不,他不恨,不怨,不悔,不惧,从容的而面对死亡,那一刻,在他心中只有一个字,一句话!

忠!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他为何不怨不恨不悔不恐?

因为在他心头还有“忠义”,是“忠义”让他在最后关头放弃了反抗,从容的等待着死亡的到来。

他更知道,秦王做得对,他必须这么做,自己不死,赵国对秦国的恨就不会消散,赵国对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