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心痛,也只是一会会功夫,毕竟黎家现在的光景已经不是从前可以相比拟的了。
就算加起来需要十两银子,他们老黎家也是出得起的……
还是心痛啊,石氏决定了,回去之后要让那两房也掏一些私房钱出来。
反正,这需要进书院读书的四个孩子可都是老大老二家的。
石氏有一个最大的优点,有自知之明;
且,已经决定的事情就不会轻易的动摇改变。
反正她也没什么大见识,青青说的都是对的,就让老三媳妇做主她跟着撑场子就行了。
于是看起来是石氏和梁太太带着孩子们去梅先生家拜访的,实际上交易应酬的都是方青青。
且方青青现在举人娘子的身份名头,在外面还是颇为唬人的,就是梅先生和先生娘子见了她也都是互相礼的。
束脩和家里准备的六礼是让几个孩子亲自拿给先生的,说是孩子,其实大毛相比之方青青也没小多少。
对此梅先生似乎司空见惯,从头到尾跟方青青交谈的时候都是面带微笑的。
哪怕只是短暂的交流,方青青对这位先生也有了基本的了解,跟她说话的时候梅先生自然是客客气气面带笑容的。
对着熊孩子们,县城最严厉夫子的面容就显露出来的,梅先生一摆脸|色|。
就连平日里最调皮且又是最小的四毛都站得笔挺,跟哥哥们一起保证以后好守规矩认真学习。
到了晚上又是一家人围坐一起吃饭的时间,反正都没有读书人所谓的“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恰恰相反,白日里黎家人都各有各的忙碌,反而只有晚食的时间是各人可以相互交流的好时光。
这个时候,方青青就没有出风头的意思了,反而是石氏大致讲述了今日她们去拜访梅先生的经过。
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方青青和梅先生交流的,石氏只是和梅太太说话,却不妨碍她作为举人娘亲的骄傲。
已经算是半个生意人的黎二郎现在懂得的门道比以前多多了,所以直接发问:“除了束脩六礼,可还有其他的花销?”
“也就是买书什么的,他们的午食都是在梅先生那边吃的,再加上笔墨纸砚一年一共需要二两银子。”
不好的地方就是,一交就是一年,如果中途是因为学生个人的缘故退学了。
先生那边,是不会退学费的。
梁太太讲过,这条规则有点不近人情,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