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本(10)(2 / 3)

部的构造是粗糙的很,他脑子都还迷迷糊糊弄不清楚,感觉像是抓到一点头绪可又理不清的感觉。

“哎吆,那不是还得等陛下他们研究出来给我们啊。”

他们指望着的陛下:工部、户部、农家、墨家……

反正有一个没一个都被抓过来,百姓的期盼有点沉重了。

【粮食收上来晒干总得吃吧,自然少不了加工的工具。

最简单的可能就是舂和磨,最开始的舂很简单,就是多了个木棍,时不时还会戳断。

从木舂变为石舂,从手打变为脚踏再到利用牲畜和水力,慢慢的解放生产力。

光是舂确实耗费人工,不恰当的联想一下手打糍粑的累,就能想象其中的艰辛。

至于磨嘛,在原始时代就有了用手持石头或是木棒在大石头上面碾压研磨,这就是最初的石磨盘和石磨棒,但可惜的是,中间好似出现了断代。

出土的原始时代遗址中有这两种工具的雏形,可大家也明白在秦朝时反而没有了,不知道中间出现了什么变故。

等到后来石转磨的发明才叫这种古法磨盘焕发生机,汉代就被大力推广,出现畜力磨;

晋朝开始有了水力碾磨的雏形,唐朝得到大力发展,尤其是在关中地区,还是一种商业性质的磨盘,将麦粒磨成面粉;

宋朝更是出现了砻(long)、碾、磨功能三合一的水轮三事,利用河水冲击水轮带动齿轮运转,宋朝的科技的确厉害啊。】

大型的水轮但是外观看上去都足够震撼,宋朝人难得有种骄傲的感觉,对,就这么夸他们。x33

旁的朝代:没工夫打理,一心想着抄作业。

【其实在农业当中除了本身的地理环境外,人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也付出大量的劳动力,要不说是精耕细作呢,这里面又属水利灌溉尤为重要。

其实还有虫害和肥料两样,但古代占比并不大,抓虫也没什么技术活,更加没有捷径,谈不上工具。

一开始的灌溉十分原始,就是挑水甚至是拿瓢舀水,“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说的就是这种情形。

春秋战国新的灌溉农具桔槔(gāo)出现,也被叫做桥,可以百区不厌。

小时候在农村住过的应该见过自家的压井,汉朝的井提水算是老祖宗,但没有手摇柄,取水的时候就是把木桶丢下去,然后再拉绳子,通过辘轳的转动把水罐提上。

其实农村水井也有这样的,夏天还能直接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