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的挤兑被渣打银行以充足的资金扼杀了,但是真正的大头还是网上转账的挤兑。现代社会,很多银行之间的转账和交易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
在现场一个人一次最多提走几千万港币的存款(港币最大面额是1000港元的,如果是人民币最多几百万)。但是在网上几亿甚至几十亿的资金转入转出,最多就是几个数字而已。
针对网上银行的挤兑,许丹晴也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奇迹投资在挤兑事件发生之后,就宣布向渣打银行存入100亿美元的流动资金,用于发行港币。这部分美元抵押给港城外汇局,可以申请发行大约730亿港元的港币,有了这笔资金注入,再加上此前渣打银行的动作迅速,在最初两天就限制了大额抵押贷款,所以渣打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并没有大笔流出。
这就导致港城房地产家族就算把所有的流动资金全部从渣打银行取出来,也无法造成渣打银行的流动资金枯竭。本来与这些港城房地产家族约好共同从渣打银行转走资金的中小富豪家族,见到他们现在转出资金无法给渣打银行造成混乱,也就知道他们这次做空渣打银行的计划已经破产了。
每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港城这些家族因利而聚,也就必然因利而散。很多人在看到己方久攻不下,而且在事后可能因此招致奇迹投资的报复之后,也就很快的转换阵营,对港城的房地产大家族的计划阳奉阴违,甚至干脆临阵倒戈。反而往渣打银行加大了存款,渣打银行在港城的挤兑风波也就自此烟消云散了。
在舆论战场,港城这些死不悔改的媒体依旧在报导各种渣打银行的不利消息,有报纸说《渣打银行唆使警方,无理捉拿取款储户》,也有报道说《渣打银行在网络上被大资金挤兑,现在已经奄奄一息》。
港城的这些媒体是个什么德行,港城的居民都非常清楚,对于这些造谣生事的报导,港城的居民也会有自己的甄别。渣打银行天天正常办公,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取不出钱的情况。所以对于港城媒体造谣式的报道,大家也就纯粹当一乐子看。港城这边的新闻报道,港城居民自己都不信,但是架不住有人信,这些人就是英国购买了渣打银行股票的普通股民。这几天海外各大媒体,包括英国的《泰晤士报》、《金融时报》、《卫报》、《每日邮报》等等主流严肃媒体,以及互联网上推特、脸书、油管等各大网络媒体和自媒体等等,都在连篇累牍的报道渣打银行的利空消息。
甚至对港城警方捉拿来渣打银行门口闹事的地痞流氓这种事情,也被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