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皇帝似乎想起了什么,在身前御书案上翻找了片刻,取出几本奏章翻看了一下,愤怒道:
“怪不得润州知州连续上奏,只是说些废话,原来他乃是摩尼教中人。”
“这是在试探朝廷!”
随后,皇帝忧虑道:
“只是如今无兵可派,当如何是好?”
由于大宋实行强干弱枝之策,精锐士卒都集中在京城和边疆,两浙的常驻禁军不过几千人,根本没有办法镇压大规模造反。
而且经过诸翻大战,无论西军还是河北兵马,都没有抽调的余地。
京畿也只剩下五六万人。
若方腊真的造反,朝廷马上会陷入十分窘迫的地步。
曹斌早有准备,马上取出劄子道:
“臣以为可暗中从荆襄调兵,行先缓后急之策......”
这几天他并没有闲着,早与属下商量出了完整的计划。
计划是种二郎写的,修改了三四次,几乎没有破绽。
皇帝见曹斌准备这么充分,也有了信心,迟疑道:
“俊才打算亲自前往江南,剿灭叛贼?”
“可这朝廷上......”
见他说到朝廷,曹斌更坚定了躲出去的决心,连忙大义凛然道:
“微臣不才,愿意总督此事,为陛下分忧。”
现在朝廷为了太子的事,争论不休,乱成一片。
若在京城待着,或许还会受到波及,甚至被皇帝和潘仁**着站队。
从司马光冒头挑刺就能看出端倪......
现在,连皇帝都不敢说,立一个不知男女的胎儿为太子,何况曹斌?
那又不是他的儿子,他实在没有为那百分之五十的机率冲锋陷阵。
若论真心,其实曹斌也认为,过继皇嗣是最安全的选择。
但得罪皇帝的事他是不会干的,也没有好处。
对他最有利的情况是皇帝继续活下去,最少活到胎儿出生,那样的话,端王就不可能登位。
还是江南好啊,既能亲手干死仇人,又能躲开立储之争,何乐而不为呢?
或许还能在时空商城里刷出点保命良药,给皇帝续口气。
皇帝看了曹斌一眼,也没有怀疑什么,只是说道:
“好吧,有俊才平息民乱,朕就放心了。”
“待准备妥当,朕就任命你为两浙观察使,江南兵马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