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肯青城发展情况(2 / 3)

的先生的束脩等费用,还是要由朝廷拨款的。

本来县学就算是公办私塾,能来读书的,至少是秀才功名。

如今一切百废待兴,私塾收学生的标准是不是可下调一些呢?

孩子可以免费读书,但是笔墨纸砚这些还是得家里自备。

初学者沙盘替代即可。

当然,这些启蒙班的孩子们,所学的知识跟那些个秀才们学的内容完全不同。

这些孩子们的学习的东西,更加偏重于实用。

啥叫实用,教学内容参考赵家村的族学。

当老百姓们得知县学开设启蒙班,不收束脩,其他自费,不能住宿,只能走读。

老百姓们疯狂了,都想给自家娃子报名。

只是很多来自乡下的孩子,就面临一个问题,住宿。

而肯青城的房子,多数被改动成了百姓客栈,因此,想要找到价格实惠的房子不容易。

申请一次也是申请,申请多次也是申请。

胥东升拿出了百折不挠,臭不要脸的精神,一次次往上递送折子。

最后县学的经费被批了下来。

然后就用这钱,招聘先生。

举人、进士是县学首选。而秀才则是在各村镇设点私塾的先生标配。

具体交给孩子们的课程,都是有课程表的。

更甚至,胥东升参与了教材编纂,力求实用,可不能把孩子们给教成那种只会死读书的废物。

利民政策一出,老百姓们又要去给胥东升磕头了。

百花村村长王鹤鸣,为了感谢县老爷给他们村的娃娃们带去了免费读书的机会,特意带着村里上了50岁的老人来给胥东升磕头。

衙门大门一打开,一群头发花白的老头老太咕咚跪地磕头,口喊“感谢青天大老爷”的场面是何等壮观。可是胥东升却赶快第一时间把老人们搀扶起来。

“老人家,这可是使不得,各位都是当爷爷奶奶的辈分了。即便律法规定如此,本官也怕折寿。

敢问各位一大早的来到县衙所谓何事?”

胥东升问完原因,哭笑不得,

“这些都是本县应该做的。

读书使人明智,孩子们能够读书识字,可以看得懂书信账本,

以后不管去到哪里,都能少吃亏。

更是能比别人多一份活路。

不管科举也好,去做工也罢,读过书的跟没读过书的,还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