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送上门的人才(1 / 3)

任何时代,人才,都是稀缺的资源。

可五十年代的澳门,注定是个特别的例子。

澳葡**只在乎这个地方能够给国库增添多少收入。

他们已经认识到,这里终究是要物归原主的,所以在此之前,能捞一点是一点。

大多家族、富商,满足于和葡人的合作,目光短浅。

最底层的字头,更不用说,争抢地盘都来不及,哪有心思顾及其他。

何鸿燊等商人已经算是个例外。

开了些煤油厂,纺织厂,但相比其日后赌王的身份,在这方面的成就同样不值一提。

杜锋则不同。

他一直将启隆称为小公司,不是谦虚,而是实打实的这么觉得。

一门生意,唯有和民生扯上关系,才能真真正正的长久。

火锅,咖啡?

真等遇上个经济低迷的时期,分分钟垮掉。

和民生有关的生意则不同,任何时候,都能有钱赚。

前世的他为此努力了十几年,可惜都没能找到门路,更找不到人才,不曾想这一世……

杜锋强忍着语气中的兴奋:

“堂哥,你学的,是电力?”

“嗯。”

张泰同样诧异了下,接着看一眼刚刚随手画下的符号,也惊住了:“阿峰,你认识这些字?”

“哪能不认识。”

杜锋苦笑了声。

这些符号,在前世,可是小学生都必须学的知识。

然而在这个年代,却是只有那些科学家之间,才会流通的。

甚至所有国家,都默契的将这一方面的人才、知识,严格控制,绝不允许起流出国外。

张泰怎么学成,回到澳门的暂且不提。

杜锋脑袋里已经浮现出一系列数据和信息。

首先。

不必担心张泰是学无所成,被迫回到澳门的。

不存在。

那些国外的大学对于这一类学生有着严格的选拔标准,而在前世被许多人诟病的填鸭式教育,就是现如今国外开始兴起的。

这也是让杜惕龙郁闷的原因。

本来挺机灵的儿子,去了趟国外,反而怎么和人打交道都不懂了。

另外。

五十年代,在英美已经开始出现电视的时期。

澳门、港岛,人们接触最多的电器,仍旧还只是电灯,甚至煤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