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之后,郭安向朱棣禀报了一下,朱棣直接同意。
随即,郭安便开始召集工正所一众官吏,直接开始规划起来。
圈定多大的土地?开上几道正门?如何完美的保留泉眼、保留芦苇?
在何处建造书院的讲堂?斋舍区?何处建造藏书楼?
何处建造花园?何处为启蒙书院……算术书院……儒家书院……君子六艺……
随后,郭安还专门向朱复、道衍,甚至是朱棣请教了一番。
反正,他以前世的记忆,再结合朱棣、道衍、朱复等人意见,将书院的规划布局给定了下来。
于是,一不小心书院的面积,又多了十多亩。
不过,这些对于燕王府来说,小事矣。
接着,便是招工匠,招力役。
还有,征迁土地,又或者直接买走田地。
反正,仅仅只有二十户百姓,哪怕一亩地二十两银子,再加上百姓们的房屋算进来,也就花个三四千两银子而已。
而且,要是有人不想种田,将来要是书院建造完成之后,郭安还承诺给那些百姓们,给他们在书院外面,建造一座水泥房屋。
然后,给他们在书院内找个清扫、或是力役的活计。
对于郭安的话,宛平县百姓们都还是十分信任。
不到两日的时间,二十多户百姓们的房屋田地便征收完成。
于此同时,随着燕王府的告示下达整个宛平县、大兴县。
整个北平府的百姓们,都知道燕王殿下要建造书院。
顿时,很多士绅与商贾们,都是眼前一亮,他们终于等到了机会。
……
燕王府内。
正专心计算该如何建造书院的郭安,看到一个书吏,脚步匆匆的从外面走了进来。
“郭长史,宫门外来了一堆北平府的士绅与商贾们。”
郭安毫不在意的问道:“他们来燕王宫外作甚?”
书吏急忙禀报道:“回禀郭长史,那些商贾与士绅许是听到殿下要建造书院,都迫不及待的想要给书院捐献些钱财。”
“哦,原来是此事。”
郭安微微点了点头,接着便在书吏一脸焦急的目光下,不急不慢说道:“你去告诉他们,燕王府不缺钱,不需他们的捐献。”
“这……”
书吏一怔,刚想要劝说,但在看到郭安那淡漠的神色之后,下意识一颤,连忙恭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