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咏装了个糊涂,说了一语:“还是大宋好,身为宋臣,岂能二心?”
“是吗?”耶律重元又微微斜眼来看狄咏,看了一眼,却又偏过了身子,面对侧面落座的狄咏,说道:“来日啊……嗯……说句笑语啊,笑语而已,小狄相公且听且笑就是……来日小狄相公若是真愿开价,不妨货比三家,也可来老夫这里问问,价高者得嘛,是不是这个道理?”
狄咏一听,哪能不懂?
这他**秦王,真的就秦王了!这是玄武门要变啊!
这种机密,耶律重元也不藏着掖着,对一个外国使臣这么坦白?
就问,什么叫作香饽饽?
狄咏一时之间还有点成就感!
狄咏还点头呢:“皇太叔所言极是,倒也是这个道理。”
“还是辽好啊……”耶律重元说了这么一句话。
其实也有道理,当臣子而言,辽国臣子还真就比宋的臣子……待遇更好。M.
所以辽国才有各种造反的事情,还有什么“摄政王”能与皇太后私通的事情,这是环境使然。
反过来说,辽国的皇帝却又不如宋的皇帝,宋的皇帝是当得真安逸,比辽国皇帝而言,那真是不知舒服了多少倍。
其实,这般对比,就是中国历史上制度更迭的对比。
宋的重文抑武,两宋三百多年,从未有过真正的内部倾颓危机。
辽这般的国家,乃至以前的汉唐,内部倾颓才是灭亡的重要原因。
这是历史的局限,这也是在解释为何宋偏偏要先天带着后天的选择这么一种**模式。
耶律重元的这一句“还是辽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他与狄咏一样,都是站在臣子的角度,这个好,形容的是在辽国当臣子更好。
这也是狄咏兴许真会开价的唯一理由,这是狄咏真的软肋。
狄咏不置可否,并不答话。
但这一石三鸟的最后一鸟,也就明显了……有人在借狄咏之手,试探耶律重元,试耶律重元的心中之事,是急切的……还是稳定缓和的……
狄咏忽然问了一语:“皇太叔就不怕此事有诈?”
“诈?”耶律重元摇摇头:“本就有诈,真真假假,何必在意?老夫是在告诉你,这一局,胜负已定,只待一个机会罢了……也是在告诉你,什么价码可以拿,什么价码拿了也白拿,反误了卿卿性命……”
这叫什么?这叫真自信!
耶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