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声听起来都觉得招人烦了。
也是够嚣张,别人当做贵重物件的玉,小宝是用来听响儿的。
孟贤胜也有些焦躁,眼看着小宝对他视而不见、就要错过了,忙出声:“楚公子!”
这声招呼,声音里带着些许迫切,引得其他三人不由看向孟贤胜。
上次见那个孩子,孟贤胜似乎也不认识他,怎么今儿就这么主动了呢?
“哦?”小宝不得不应声,说出的话却是:“呀!这不是四雅之首的孟大哥吗?你终于肯理我啦?”
弄得好像一个超级小迷弟终于得到心中偶像的正眼相看了似的。
孟贤胜不由重新“端庄”起来:“贤弟,今儿也来赏莲吗?”
另外三雅相互对视,暗忖:孟贤胜这是闹什么幺蛾子?难道,他们家有意跟楚家攀关系?
那楚家不是都成了丝绸商的“公敌”了么?这又是搞哪出?
姚四公子脑子转得快,也跟着打了声招呼:“楚公子!”
这就体现家学渊源了。
从商的,没有真正的敌人。
今儿为了钱财拼个你死我活,明儿也能为了利益把酒言欢。
这也是为什么姚家家主最喜欢小儿子的原因:够理性。
虽不是长子,却对家族利益有足够的认知,并担起一定的责任。
并不像小宝以为的,有钱家的公子哥都是“纨绔”,都花天酒地、不学无术、惹是生非。
相反的,越是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其对子女的教育越是严格;越是掌握教育资源的,就越会好好利用这份资源以求长久发展。
只有家中无需顶门立户的次子女或庶子女,才会活的无拘无束、不求上进。
次子女是因为不能继承家业,只要不是长子,不管多少孩子也只能共同分得三成家产。
庶子女则是,不招摇不足以引起别人的注意,还有,他们需要通过展现物质上的优渥,去衬托自己作为庶子女也很有家族地位。
这倒真符合了小宝所说的“越是缺什么,就越表现什么。”
都不是**,另外两人马上微笑浮面,揖手见礼:“楚公子!”
小宝对他们略点了下头,依旧把注意力放在孟贤胜身上:“孟大哥,你在这里作甚么?怎不去荷塘?”
被忽视的其他三位有些讪讪。
小宝把视线转到书画上,嘴巴不停:“哦对对,听说你们书院办了书画展,只是展览吗?不评